行程第四天,
早七点五十分出发,离开无锡市,一路穿越五座大桥,大桥,是穿越大运河的桥,河面宽阔,绿树掩映,看到一处牌子运河西路,这么大的河在市内,无锡相当江南水乡的,可惜昨晚到市区晚,领队并没有安排市区行动,又有小雨,又没吃饭,还安排第二天行程紧张,要早出早休息,可惜了来无锡一次,只在早出城勿勿的车窗望望经过的无锡城了,阴蒙蒙的,在太湖大道上走,路上牌子上的名字里的字都是梁,桥,河,湖的,水多,就是江南的印象。抓拍几张照片,心中想的是无锡掠影哈,只是掠过,细雨中的无锡。
有没有机会,再深度一些来走江南。
太湖七十二岛,太湖石。叠石。鼋头渚有诗:鼋头渚河路清沙白鸟飞回。
今日行程:下车-第一道游船进景区-下船、换船上太湖仙岛-下岛、上船-长春桥、鼋头渚灯塔-樱花谷门口午饭-赏樱花谷-出樱花谷集合-坐船出景区-上车出发去拙政园 。
8点半,到太湖景区,坐游艇,真的一幅烟雨江南,游太湖!
今日2023.3.21,一节一物|今日春分,所有美好都恰如其分!我在江南烟雨中!
9点游艇行在太湖烟雨中。
鼋头渚
烟雨蒙蒙太湖远帆影
樱花谷
拙政园
樱花谷,其实应该算太湖边上一个人造的景观处,在春季的一处一处花海中,也就那么样了,之前的古鸡鸣寺路上,樱花也好哈。本来,还有一处再坐游艇去仙岛,领队说可以看桃花,但目前桃花开的还没多盛,时间紧就不去了。为去苏州的拙政园留出更多的时间呢。
鼋头渚灯塔,长春桥,也就看了个现铸的龟,还有白茫茫太湖上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哈
心心念念的苏州园林,进园第一景,长长的湖那边,墙外古塔,被借景融入园中,一路的对景,框景,拟景,步步有意境,雨打芭蕉窗外声声,我更喜欢廊下院中脚下处处的石瓦等组合地面铺雕精美成诗,比笔画更有不同,每幅都有内涵趣意。
之前去过的何园,地面铺设图形及用材,明显的简朴随意,区别于皇家的精美豪华,但我感觉的更亲近喜欢,想想自己的家园也应该能实现的。
何园始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所以何园就更显平民化一些。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明正德八年(1513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1951年整修。
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我个人游园的最直接感受,拙政园的处处地面铺设,最是精致华丽,有准确的画意和画风,用材料质精细精美高级,各色各种各样石料组合,绝不是平民可以得到的,铺设也非一般工匠可完成的,一些华丽的阁楼窗屏镶嵌的彩色玻璃,在早年为国外专门进口,却处于偏颇的一角,园中景致藏于精致设计中。
拙政园相比何园就宽阔大气。何园,景致各呈精致小巧,各院各处满满的山水楼阁小桥装饰景观,有小景大观之实,却显拥塞之感,楼廊山水执手可触,花香树影,盈窗入廊。
拙政园的景观在宽阔的湖边,围着一圈的几座阁楼,互为景致,各自成趣,又自成一体。各处景致,也自成体系,又融入大园之间,相映相衬,有大气中透出的精妙,堪称一绝。
拙政园,何园,对外门楣不是高大炫赫的,但从入园的每一步都在设计中,开门见山,美好的喻意!
成此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行,真正吸引我的,是这些小时候在书中读到的文字中的园林。
晚入住苏州市,宜必思.尚品酒店8708号
晚餐,去了好远的大楼,吃了鸭血鸭肝鸭肠三盒一+蒸饺套餐20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