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西安,气候着实任性。春日沙尘弥漫,夏日酷暑灼人,才入中秋,连绵的寒雨便接踵而至,淅淅沥沥几十天不曾停歇,连古城墙的砖缝里都悄然爬满了绿苔。终于,在深秋时分,久违的阳光刺破云层,暖意融融,让人舍不得移步。11月1日,我与米兰随驴窝的队伍启程,前往秦岭江山景区,赴一场秋山与暖阳的约会。
“江山”——何等气魄的名字!是怎样的风光,才配得上这囊括山河的二字?莫非与宋徽宗有所渊源?怀着满心好奇,早晨七点半,我们乘车迎着清亮的天光驶离西安,一路向商洛驰去。沿途秋色如卷,层林尽染,山野田垄间点缀着片片金黄,引人目不转睛。
导游笑笑适时解开了我的疑惑。原来“江山”之名无关帝王,却承载着一段亿万年的地质传奇。景区核心的海石芽景观,原是远古海底地貌,历经地壳抬升,沧海变江河,江河成山峦——“由海变江,由江变山”的变迁,正暗合“江山”二字的意蕴。加之当地本就山环水绕,红岩寨地势险峻,“江山”之名便沿用至今。听完这番讲述,我对这片土地更多了几分神往。
十点刚过,车停景区门外。山脚处,一片粉黛乱子草如烟似雾,为浓郁的秋色添上一笔温柔。草丛中央,一棵柿树华盖亭亭,满挂金果,宛若盛装的皇后端坐其间,俯视脚下那片粉色的“臣民”,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赞叹留影。

换乘景交车入山,山风凛冽,扑面生寒。二十分钟后下车,我们忙不迭躲进山门旁的暖阳里。循着水声徐行,很快便到了映翠湖广场。一道峭壁兀立眼前,百尺飞瀑自崖顶泻落,水雾氤氲间,崖壁上“江山如画”四个朱红大字愈发鲜明。玉带桥与曲径桥静卧碧波之上,此处为溪流交汇之地,湖面开阔,四面秋山环抱,斑斓林色倒映水中,宛如一颗七彩翡翠,镶嵌在群峰之间。笑笑笑言,这不过是景区的“门面”,真正的风光,还在后头。

绕过瀑布,沿溪畔道路深入,便正式进入了江山峡谷。路口一排白墙灰瓦的民居依偎在柿树下,商南民俗馆、豆腐坊、饭庄与画家基地散布其间。金黄银杏叶铺满院落,其中一户农家尤为引人:墙上挂满红椒黄玉米,屋边搁着风箱与犁耙,门前的石碾上还放着一篮红柿。这景象恍如正宁老家,米兰眼中泛起回忆的光,久久坐在石碾旁不愿起身。我不忍催促,却又心系前路风光,只得轻声唤她同行。

峡谷渐深,两侧山势峻拔,林木蓊郁。苍松依旧翠意逼人,而各类秋树已披上明黄浅红,在日光下格外鲜妍。溪水清浅,卵石可见,鱼影悠悠。转过第一道弯,一组雕塑呈现眼前——四位老者仙风道骨,围坐谈笑,正是秦末隐士“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与甪里先生。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他们不堪暴政,避居于此,岩居芝食,与清泉幽谷为伴。遥想当年,千山寂寂,泉石清绝,确为隐逸之佳境。

峡谷中的海石花景观尤为奇绝。溪西岩壁陡立,怪石嶙峋,或墨如泼漆,或白似莲藕,形如蘑菇、骨节、鱼鳞,整体观之,若海浪凝固定格,又如石上生花,浑然天成。山腰东侧,一石突兀如狮首,气势雄浑,前端裂口似狮吼欲震山川,故名“狮子吼”。
江山峡谷的潭瀑虽不及金丝峡奇险,却自有一番温秀之美。九龙泉景致最是生动——因地质构造形成两组垂直节理,流水沿石缝下切,造就宽仅二三十厘米的峭壁裂隙。清泉自石隙涌出,终年不涸,岩壁经水打磨,竟天然形成九个龙首之形,栩栩如生。行至峡谷中段,一石横亘溪中,水流长年冲凿石面,形成一道深槽,槽中积水不过斗升,“斗槽”之名由此而来。

我们在得鱼潭边小憩,准备午餐。秋阳漫洒山峦,层林尽染,光影斑驳;潭水澄澈见底,几尾小鱼悠游石间。“清泉石上流,鱼儿水中游”,如此恬静时光,足以涤尽尘虑。

一路向上,终登红岩寨。一座石砌山门巍然屹立,上建两座草顶塔楼,厚重雄浑,如通往秘境之关钥。推门而入,百亩七彩盆地豁然呈现——红岩寨左侧,便是景区核心的海石芽景观。这片岩溶地貌广逾六平方公里,数十亩石芽保存完好,皆由五亿多年前的碳酸盐岩经溶蚀而成。或连体丛生,或孤峰独立,形态各异,似羊似象,生动逼真。石芽旁小亭悬挂一联:“沧海桑田,海枯石烂”,道尽此地亿万年沧桑。谁曾想,眼前巍巍青山,曾是万顷碧波。

红岩寨坡地上,六株高大的柿树堪称晚秋点睛之笔。或依石芽,或立草亭,或伴彩林,枝头红柿累累,宛若悬了满树灯笼,在秋风里轻摇,静候每一位过客的凝望。

沿海石芽间的陡坡继续攀行,便登临山茆观景台。此处高约两百米,西望可览红岩寨全貌,东南远眺,江山峡谷蜿蜒如带。漫山秋林,红似火,黄如金,绿似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风拂面,带来草木清息,那一刻,惟愿长醉此般画境,不复醒转。

此行方信,“江山如画”从非虚饰,而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容颜。

相关评论
秋意浓
2025-11-06 13:00:22回复
漂亮
2025-11-06 11:01:11回复
游记洋洋洒洒,风景如画!
2025-11-06 09:11:36回复
江山秋景美,挥笔游记妙
2025-11-06 06:49:25回复
能配得上这秋色的唯有素月!!
2025-11-05 23:08:27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