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屹立在通往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的通天河大桥旁。通天河是长江的原区干流。三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它们均发源于玉树境内,故称玉树为“三江源”。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碑是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正面刻有江泽民亲笔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碑体背面是由布赫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造型美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
2.黄河源的牛头碑,也被称为“华夏之魂河源头碑”,是一座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纪念碑。该碑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80公里的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4610米处,地处‌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是黄河的发源地。牛头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原始图腾,选择牛作为造型,是因为牛的粗犷、坚韧、有力的特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朴实的品格。牛头碑的建造旨在表达对黄河母亲的敬畏和自豪,同时也是为了彰显华夏民族之魂。
为了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9月修建了这座纪念碑。碑体总重5.1吨,由纯铜铸造,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的“黄河源头”字样。‌
牛头碑的建立还与历史事件有关。相传,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在扎陵湖与鄂陵湖附近迎接。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推动了民族交流、融合与发展,也为后来在此地建立牛头碑提供了文化背景。牛头碑的建立,象征着“华夏之魂”,旨在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和文化交流。
3.“天上玛多,黄河之源 ”,高原净士,千湖之乡。
位于玛多县城边的这座碑,静静地诉说着玛多县的变迁。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以西的黄河谷地。这里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境内人口稀少,属高寒草原气候。曾经的唐蕃古道穿境而过,这使玛多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和对人们精神上的感召力。
相关评论
碑的内涵很丰富!
2024-07-21 08:26:09回复
游客能到达的三江源,距离真正的三江源头还很远,为了生态保护,除科考人员外,其他人次森止进入三江源头。
2024-07-20 14:44:36回复
感觉身临其境
2024-07-20 11:51:36回复
图文详实,带人走进三江源头
2024-07-20 06:48:18回复
数字有意义,文字传真情,图文并茂共同欣赏!
2024-07-19 15:25:54回复
1 2
发表评论